景區動態
廣勝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建筑
廣勝寺:釋迦寶塔
發布時間:
2020-09-22


·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陜西。在山西省洪洞縣霍山腳下,樹林陰翳,鳥雀脆鳴,曲轉回旋處有一座寺廟-廣勝寺,佛前殿下的僧人們敲著木魚焚香念經,那時的天地間一片赤誠。
·走過了驚心動魄的時間長河,如今的廣勝寺早已塵埃落定,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帶著獨特的琉璃佛塔、琳瑯滿目的珍奇壁畫,精心雕飾的雕塑建筑,帶著它獨有的歷史余韻,靜靜地坐落在林深處,用它那仁慈而智慧的雙眼,觀望著這世間的百態,不問世事,不沾俗物,只等著林間吹來的清風,等著伴著佛經聲的鳥鳴,等著春天的第一場雨,等著池塘開出的第一瓣蓮,也等一個兜兜轉轉的有緣人。
·廣勝寺是佛教東傳中國最早的寺廟之一,早在1800多年前,這里就成了釋家名剎。東漢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就有僧侶奉敕在霍山建寺造塔,當時的廣勝寺名為盧舍寺,因寺內有塔,所以也叫阿育王塔院。東漢時期,就有佛舍利被迎到這里,所以建造了供奉佛舍利的阿育王塔,佛寺因此命名為阿育王塔院。隨后,阿育王塔院隨著佛教的興衰而幾度興廢。到了唐代宗大歷四年,即公元769年,汾陽王郭子儀發現寶塔出現了嚴重的裂痕,于是奏請重修塔院,改名廣勝寺。“廣”的含義指佛法無邊,廣大于天;“勝”指風景絕妙優美。所以,廣勝寺義為廣大于天,名勝于世的寺院,而存放佛舍利的寶塔更是其中的鎮寺之寶。有一首贊美塔院的杰作:
鶴立蛇行勢未休,
五天文字鬼神愁。
龍蟠梵質層峰峭,
鳳展翎儀已卷收。
正覺應同真圣道,
邪魔交閉絕蹤由。
儒門弟子應難識,
穿耳胡僧笑點頭。
·不管世人來去,廣勝寺就這樣安靜的坐落在屬于自己的地方,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廣勝寺坐擁無數珍寶,它有著能聽到坐落在霍山巔的上寺鐘聲的下寺,有著同樣經歷了許多波折的水神廟,還有著五座佛祖舍利塔和中國現存四座古塔之一。
·作為一座古寺,廣勝寺在黎明的第一道光來臨之前敲響撞鐘,在每一個深夜里寂靜無聲,也曾在每一個寂寞的清晨等待鳥鳴,在無聲的冬天等待第一場春雨,如今,它就在那里,帶著它的壁畫和泥塑,帶著它的佛龕和大殿,帶著它的琉璃塔和清幽,等待一個有心人,有緣人。
·風乍起,它在等風也等你。
下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