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動態
廣勝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建筑
匠心傳承——廣勝寺彌陀殿建筑結構
發布時間:
2020-06-26


廣勝寺上寺彌陀殿殿身面闊 5間,進深4間6椽。殿周檐柱16根,除前檐明間袒露半徑,其余均筑入墻內,為了擴大殿內空間,金柱大量減去,前后僅用4根內柱,還不是設在前后槽明間兩側,而在次間中線上,是減柱與移柱并用的實例之一。
彌陀殿為單檐歇山頂,前后檐明間辟門,前為隔扇裝修,后檐安板門兩扇,其余都砌以厚壁,沒有窗。因柱高超過間廣很多,故呈現出殿身高敞,檐柱密集的外觀。柱頭上欄額較薄。普拍枋連接點為“勾頭搭掌”,是宋式做法。金柱柱礎覆盆凸起,滿凋寫生花和蕃草花紋,頗似金代遺作。
殿內無平棋,徹上露明造,梁架全部可以看見。平梁下無四椽械,用大爬梁挑承。
前后槽金柱上施大內額各一道,內額斷面為不規則的圓形,額上在次間中心施大梁各一,構成一個“井”字形層架,前后槽大爬梁搭在內額之上,兩山爬梁由內額上之大梁墊托,爬梁背上承負著下平傳接點,上端挑在平梁以下,四向爬梁承托著平梁以上( 即上平傳至脊傳)的全部負荷,節省了殿內兩縫梁架。
廣勝寺,彌陀殿,廣勝寺建筑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