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動態
廣勝寺分上、下兩寺和水神廟三處建筑
中小學研學課程-斗拱搭建
發布時間:
2023-04-17
中小學研學課程-斗拱搭建
一、課程導讀
山,名霍山,寺,叫廣勝寺。
這座1800多年的佛教寺院,作為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了太多的技藝和厚重的歷史。巍峨挺拔精美絕倫的飛虹塔與《趙城金藏》、水神廟元代壁畫并稱為“廣勝三絕”。
讓我們游走于山川水澤,漫步在庭堂院落。鐘情古文化,融入新時代;擁抱大自然,讓我們來一場“游廣勝,讀歷史”的研學之行。
- 課程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最好的課本在路上
1、通過了解廣勝寺的主要位置以及人文地貌情況,使用研學手冊與了解的知識,開啟廣勝寺研學之旅,提升學生文化素養。
2、走進千年古剎——廣勝寺,在這里探索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古人的匠心精神。
3、走進廣勝寺通過印經、拓片、搭建、上彩、觀柏、看殿、尋泉、訪塔、探絕等活動,看視頻短片讓學生初步了解、實地觀察驗證、動手體驗深化、互動交流探討、成果展示評比等學習方式,探秘霍山成因、霍泉水系,了解古建筑特色、琉璃文化和優秀的傳統文化,從而讓學生感悟古代匠人精神、品嘗霍泉之水,了解琉璃、印刷、建筑、塑像和霍山在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贊美之情,對文物的熱愛之情。
(二)過程與方法——成就更好的自己
1、通過研學課程,了解廣勝文化的歷史變遷、文物價值,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2、通過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有效參觀標志性文化建筑的方法,培養學生樂學善學、勤于反思、自我完善的意識。
三、課程內容
斗拱搭建
中國的斗拱一直是古建筑中標志性的一角,偉大之斗拱,深遠之檐出。斗拱,斗拱,斗與拱,均為我國古建筑中的支撐構件,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從柱頂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與拱之間的方形墊木叫斗。在傳統古建筑中,柱子與梁枋之間要挑出屋頂伸出的屋檐,一種構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們便用短木從柱子和梁上伸出,拱托著斗,斗托著拱,層層疊疊,組成中國古建筑中最至美的元素。廣勝寺和水神廟的建筑,除了飛虹塔、山門、垛殿之類、主體殿宇有六座,其中五座皆施以減柱造,且都是元代結構。這是現存其它寺廟群中所未有的。有的五開間殿堂,殿內僅用兩根金柱,與五臺廣濟寺大雄寶殿同為全國現存同時代遺構中罕見之例。在減少內柱過程中,因間架結構的需要,上寺彌陀殿、毗盧殿和下寺大雄寶殿都采用了移動分間列柱位置,使金柱設置在兩縫梁架之間,有的也不與山面柱子相對應,改變了室內開間布局,使殿內視線開闊,空間,面積顯著擴大。這是民間宗教信仰的需要,是奉神與禮佛活動的需要。建筑匠師將需要與可能融為一體,通過科學構想和精密的營造,達到了理想的程度。這無疑是一大革新和進步。這種做法后世未予傳承,但它無損于廣勝寺建筑的科技含量和在空間藝術方面的卓越成就。因為它畢竟是我國建筑史上一次擴大空間面積的成功嘗試,并為后世跨越開間,擴大室內空間開創了先例。
實操
講師向同學們介紹斗拱的相關知識內容之后,進入實操環節,將每4位學生分為一組,進行共同完成搭建斗拱的活動。
廣勝寺歷史悠久,建筑奇特,文物珍貴。塑像壁畫琳瑯滿目,碑碣題詠浩如煙海,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其中飛虹寶塔天下無雙,《趙城金藏》屬世界孤本,元代戲劇壁畫更是中國戲曲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寶,被譽為“廣勝三絕”。在這里您不僅能感受到霍山自然風光的秀麗和廣勝寺千年文化的熏陶,也能感悟到佛國天界超凡脫俗,身心清凈的禪林意境,是您度假休閑的勝地,是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與愛國主義教育有機融合的基地。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