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
- 產品描述
-
《元代戲劇壁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惟一的大型元代戲劇壁畫,它是研究我國戲劇發展史和舞臺藝術的少見資料,被人們譽為廣勝又一絕。
畫面上是一個散樂班正在舞臺演出時的場面。臺額上方掛橫標,臺面為方磚鋪地。臺上“粉墨登場”的演員共11人,男角7名,女角4名,分前后兩排站立。因服飾臉譜各異,使人一看,便可分辨出生、旦、凈、末、丑各行當及樂人。前排居中者是領班人忠都秀,從面部恬靜的神情和細致的容顏、櫻桃小嘴判斷,該班主是一位女子,然而衣著紅袍,頭戴官帽,她所裝扮的角色并非女角,這又說明男女同臺演戲,還有女扮男裝的反串藝術在元代中期已成風氣;緊靠忠都秀右側的是扮演丑的角色,他滿臉胡須,手舞足蹈,似乎輪到他道白或唱念,因而其余演員正與他交流戲。一位化好妝的女旦角在上場門東側掀起邊幕條,向外張望,這更加了畫面反映實際生活的真實性。在舞臺畫面上的其他演員,手中各執自己表演時用的道具:宮扇、笏板、刀等都是藝術加工后戲劇化了的器物;與演員同登前臺的演奏員有兩男一女,擊鼓者緊靠著東邊的上場門,吹笛子的在后排居中位置,均是男相;拍板者居西在領班人忠都秀左后方,為女性。這種以鼓、笛、拍板三種樂器為伴奏的形式為研究中國戲劇樂器的發展提供了形象化資料。在整個舞臺布置和方位方面,畫面為研究中國元代以前的戲劇舞臺的發展和演變,也提供了探索性資料。
關鍵詞:- 戲劇
- 資料
- 樂器
- 領班